在北京舉行的中紡圓桌論壇第十一屆年會暨“沭陽杯”第四屆全國紡織行業新聞獎頒獎儀式上了解到,江蘇沭陽規劃建設全國首個智能針織產業園,該產業園由中國針織工業協會進行產業規劃,建設規劃期限為五年(2015—2020),將完成孵化區、成長區、樣板區、配套區和政府公共品臺的建設,實現企業集聚、品牌服務、物業服務、運行系統等園區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國和出口國,中國的紡織行業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沭陽縣委書記、沭陽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胡建軍表示,當前,宏觀形勢給紡織業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紡織產業已經進入了結構調整期,這一時期,針織產業最顯著的特征是,規模擴張的速度放慢了,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步伐加快了,加快針織產業結構調整已是大勢所趨。 從投資的空間布局上看,中西部地區成本要素空間縮小,基于投資綜合效益的考慮,東部地區投資回歸將成為長期的趨勢。因此,我們結合沭陽紡織產業的實際情況,決定率先規劃全國首個智能針織產業園。 據介紹,目前,沭陽紡織企業產品還比較單一化、研發機構還不健全、產業配套還不完善,在這種情況下,全力打造一個高度集約化的特色產業園,十分必要。該項目的實施旨在提升開發區產業質態、實現企業擴能升級,產業集聚,帶動更大區域工業經濟發展。 項目實施后,能增強企業新產品開發能力,優化企業產品結構,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提升沭陽紡織產業在國內、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同時可以培育本地大戶創業,吸引大量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實現農民“家門口就業”,是富民強縣工程。 打造智能針織是針織行業的標桿性工程,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入駐企業以智能針織襪品為主,向上下游延伸到錦綸、包覆紗、面料、服裝等針織產品。沭陽政府對此給予多方面支持:對針織襪機、針織圓機、包覆紗機、加彈機、一體機等設備投資500萬元以上的企業給予扶持;廠房優惠方面,在廠房使用上實現租售結合,租用或購買廠房一般不少于一幢;整體購買的,可分期付款,第一年付購房總價款的30%,第二年付購房總價款的30%,第三年付購房總價款的40%,投資較大或整體購買廠房等超過2萬平方米及以上的項目實行“一事一議”;水氣優惠方面,對入駐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的企業,水、氣價格享受開發區大企業“一事一議”水氣優惠政策。除此之外,入駐企業還可同時享受扶持工業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相關政策中規定的銷售收入、科技扶持等優惠政策。
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作者和出處!
更多相關資訊: 機械設備網